「區塊鏈」,一個在近幾年急速竄紅的關鍵字。聽著身旁越來越多人在討論區塊鏈,而自己卻總是不了解區塊鏈到底是什麼。接下來傑克將會跟你介紹關於「區塊鏈」,你該知道的基本知識,不管區塊鏈是什麼、區塊鏈特性是什麼,通通都會告訴你。
區塊鏈是什麼

區塊鏈,可以想像成一種存在於虛擬世界的資料庫。而這個資料庫中的一切,皆是依靠密碼學、共識機制等相關技術建立而成,並且可以儲存龐大交易資料串鏈的點對點網路系統。
換句話說,區塊鏈能夠持續輸入龐大資料,並以區塊的形式個別儲存起來。再透過單鏈的方式,將每個區塊串起來,就是我們所說的區塊鏈。
在這個區塊鏈中,每一個區塊的資料都有一個指標,能夠與上一個區塊串聯。不過,由於區塊鏈的鏈接模式是以單向串接,所以區塊內一旦加入資料後便不能被修改或刪除,否則會讓後面所有區塊內的資料無效化。

區塊鏈歷史

自從比特幣問世之後,「區塊鏈」這一詞也開始浮出水面,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之一。
不過,關於區塊鏈的概念和技術,其實早在1991年就有學者提出。
當時有兩位科學家,分別是Stuart Haber 和 W. Scott Stornetta。
這兩位科學家曾發表一篇研究論文,內容中提到他們打算推出一種資訊系統。該系統能夠透過電腦運算,在數碼資料上確實標記時間,進而讓資料不被他人追溯和篡改。
至於這個系統的運作方式,則是使用加密技術,將所有標記好時間的數碼資料,儲存在區塊鏈中,以保障資訊的安全。可是,Haber 和 Stornetta當時所提出的論點並不是很完善,導致這個論點和技術沒有被採納,進而被世人慢慢地遺忘。
直到2008年,一位叫做中本聰的人出現,並且在自己所發表的論文《比特幣:一種對等式的電子現金系統》中,再次提出區塊鏈的論點。而且在隔年,將區塊鏈的技術成功應用在比特幣金融系統上,並且推出比特幣,才讓區塊鏈正式開始被大眾關注。
區塊鏈應用

講起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目前就屬加密貨幣的應用最廣為人知。
不過,加密貨幣僅是整個區塊鏈應用中的冰山一角,目前有許多產業也正在積極地把區塊鏈技術,與自己的產業做結合。例如醫療保健、藝術、物聯網等產業,都已經有很多成功地結合範例,至於實際的應用方式為何,可以參考這一篇文章。
區塊鏈特性

至於為什麼有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投入區塊鏈的應用呢?
想當然是因為區塊鏈有著獨樹一格的特性,才會讓人紛紛投入。
所以接下來分享區塊鏈的特性。
去中心化
其中讓區塊鏈最受矚目的特性就是去中心化。
區塊鏈技術不需要仰賴第三方的機構或設施,也不受單一國家或政府管制。區塊鏈是透過群眾的力量來維護資料庫的安全和運作,即使有小部分區塊發生問題,也不會影響整體區塊鏈的運行。
不可篡改
這一點如同傑克稍早所提到,在區塊鏈的世界裡,每筆資料將會被存在區塊中並以單向鏈接的方式運行。所以一旦資料加入到區塊中,將無法被刪除或修改。
開放性
區塊鏈的世界中,所有數據都是透明且公開,任何人都可以公開查詢區塊鏈數據並使用。
匿名性
在區塊鏈的世界中,所有的東西皆是由一串英文加數字的代碼所組成。因此純粹以技術層面來探討,每個區塊中的任何資訊都不需要經過公開驗證,皆是以匿名的方式所進行。
舉例來說,在加密貨幣世界裡,我們所提到的加密貨幣和錢包地址,其實都只是一串英文加數字所組成的代碼。因此我們在進行交易的過程中,不需要公開自己的身分就可以進行交易。
區塊鏈種類

一般我們在探討的區塊鏈,其實根據不同的使用目的,可以分成以下三種類型。
公有鏈(Public Blockchain)
公有鏈是一種所有人都能夠自由參加的區塊鏈。
可以把公有鏈想像成一個完全公開透明的互聯網網路,在這個互聯網中所有人都可以自由發送和接收資訊、認證交易等動作。
其中最著名的公有鏈代表就是比特幣(Bitcoin)、以太坊(Ethereum)。
私有鏈(Privite Blockchain)
私有鏈是指企業或機構,根據不同用途所開發出來的區塊鏈。
其中與公有鏈最大的不同點在於,私有鏈並沒有去中心化的特性。私有鏈都會由特定的單一機構或企業所管理,並且需要經過授權才能夠使用該區塊鏈網路。
所以在私有鏈上的資料並不會公開給所有人,只有經過授權的人才能夠使用。
聯盟鏈(Consortium Blockchain)
聯盟鏈算是私有鏈的一種。不過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聯盟鏈是由多個組織或機構所組成的區塊鏈。只有獲得聯盟鏈成員同意,才能夠加入該區塊鏈。而聯盟鏈中的機構多數為互利合作關係,可以作為同業機構資源流通的鏈上平台。
延伸閱讀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加密貨幣的文章,請參考這裡!
結語
希望這篇基本的區塊鏈教學,可以讓你更明白區塊鏈是什麼。學習區塊鏈雖然沒有辦法讓你一夕致富,但能夠讓你了解未來的技術將會如何發展。隨著區塊鏈技術不斷創新,應用方面也將更加廣泛。傑克也會將自己整理的資訊陸續提供給你。
如果對於文章有任何問題,也歡迎隨時留言讓我知道,我會盡快回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