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新聞媒體大肆報導比特幣 (Bitcoin)的相關消息,說著多少人靠炒比特幣達到財富自由之類的事情,因此也越來越多人對於這個新興的金融市場開始感到好奇,幻想著自己也能夠靠比特幣致富。
然而,當開始要學習比特幣的時候,卻發現自己連加密貨幣和虛擬貨幣都還傻傻分不清楚而感到挫折。
如果想要了解加密貨幣是什麼,這篇文章將會告訴你加密貨幣和虛擬貨幣的差別,讓身為小白的你也能夠輕鬆了解加密貨幣是什麼!
虛擬貨幣 vs 加密貨幣

在開始進入加密貨幣市場,簡稱「幣圈」之前,相信不少人應該都有聽過「虛擬貨幣」和「加密貨幣」這兩個詞吧!
虛擬貨幣和加密貨幣是每一個進入幣圈的人,可能最先會遇到的名詞之二。不過呢,身為一個初來乍到的幣圈小白,常常搞不懂這兩者的差異在哪裡,甚至會覺得虛擬貨幣和加密貨幣根本是一樣的東西,有什麼不同?
其實傑克剛開始接觸的時候,對於虛擬貨幣和加密貨幣這兩個詞其實也沒有太大的想法,覺得兩個本質上就是一樣的東西,反正只要能讓我賺錢就好。我也是直到開始對幣圈感興趣,開始慢慢研究之後才知道原來虛擬貨幣和加密貨幣是兩個不同的東西。
所以相信剛開始想要踏入幣圈的你,或許也有著相同的疑惑,因此傑克會分別介紹虛擬貨幣和加密貨幣,讓你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虛擬貨幣是什麼?
首先,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虛擬貨幣是什麼。
根據MBA智庫上的定義,虛擬貨幣 (Virtual Currency)本質上是泛指非真實的貨幣,簡單來說就是你可能看的到,但是卻摸不到的貨幣。例如我們一般常聽到的股票、衍生金融商品、信用卡或儲值卡等,都可以歸類在虛擬貨幣的一種。
不過呢,虛擬貨幣並沒有辦法像傳統的法定貨幣一樣,可以讓你直接走進超商拿出一大把的虛擬貨幣購買你想要的商品,一般都是存在於虛擬或數位的世界裡。
舉例來說,如果你有玩過早期線上遊戲的經驗,像是《天堂》、《魔獸世界》、《楓之谷》等。
在遊戲裡面所賺到的錢,就是虛擬貨幣。
而早期網路還沒有這麼盛行的時候,很少人會用虛擬貨幣在現實生活中進行交易,一般都用於虛擬世界中的交易居多。
加密貨幣是什麼?
說完了虛擬貨幣,接下來就來談談加密貨幣是什麼。
所謂的加密貨幣 (Cryptocurrency),是一種基於密碼學而設計出來的電子交易貨幣。它是一種數位化呈現的貨幣,簡單來說就是一串數字。也因為加密貨幣是經由「加密」技術生成的虛擬貨幣,能夠在網路世界中安全的自由流通,並且不受任何國家所監管。
而加密貨幣就屬於虛擬貨幣的一種,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比特幣 (Bitcoin)」。
不過呢,虛擬貨幣和加密貨幣最大的區別在於,加密貨幣是透過密碼學的原理所創建,能夠以加密的功能保護貨幣的交易。
因此加密貨幣具有高度安全性與資料不可竄改性,這點會在之後做進一步的說明。
加密貨幣的歷史

談起加密貨幣的歷史,就要回溯到2008年!
當時有一位叫做中本聰 (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當年發表一篇論文,名叫《比特幣:一種對等式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本聰在這篇論文中提到自己對於電子貨幣的最新想法,如何運用區塊鏈的技術,建立一個安全、不受任何政府和金融機構所監控的數位貨幣系統,並且首度提及「比特幣」。
直到2009年,中本聰正式啟動比特幣的金融系統,並且發布比特幣,也造就全世界第一個加密貨幣的誕生。
不過呢,隨著比特幣公開被世人知道後,創辦人中本聰也跟著消失,至今為止沒有人知道中本聰的真面目。
加密貨幣的特性

初步了解完加密貨幣是什麼,接著要進一步了解加密貨幣有什麼特性,可以吸引這麼多人投入這個市場。
稀缺性
加密貨幣跟傳統的法定貨幣不同,一般的法定貨幣是沒有發行量的上限,換句話說就是各國政府可以無限印製自家的鈔票。
不過當一個國家發行太多鈔票,讓市場上有過多的錢在流通的時候,就會造成通貨膨脹的現象,國家的貨幣相對就會貶值。
而加密貨幣為了避免產量過剩,造成通貨膨脹的現象,因此會有所謂的總量上限。
舉例來說,比特幣的總發行量為2100萬顆。比特幣產出的方式全是透過演算法的控制,隨著時間推移,產量也會遞減,目前估計到2140年所有的比特幣將會全部產出。
也因為比特幣有數量上的稀缺性,加上金融市場的追捧,讓比特幣的價值水漲船高,所以有著「數位黃金」之稱。
透明化
在傳統金融裡,銀行為了維護個人的隱私權益,基本上帳戶的相關資訊都是不透明也不公開,你頂多只能查詢自己帳戶的相關資訊。
不過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裡,由於交易是透過區塊鏈的方式進行,因此每一筆交易都是以公開的形式被記錄下來,並且存在於相對應的區塊鏈中。
所以只要你有興趣的話,你甚至可以追溯每個帳戶的交易紀錄。
匿名性
傳統法定貨幣的發行,基本上都是由各國政府與中央銀行所控制。
同時為了防止洗錢,在銀行開戶時都會需要準備身分證明的相關文件,如果帳戶持有人涉及到任何可疑的交易行為,銀行有權可以直接凍結持有人的帳戶。
相較之下,加密貨幣的帳戶(錢包)則是有極高的匿名性。
加密貨幣的帳戶(錢包)都是由一串代碼組成,並且不需要經過任何驗證。也就是說只要把比特幣放到自己的帳戶,除了你自己,沒有人可以動這筆錢,不過這也意味著,如果你不小心遺失了,你也將會失去這一筆錢。
也因為加密貨幣具有匿名性,各國政府擔心會被有心人士用來進行非法交易,所以對於加密貨幣的使用性還是持保留態度居多。
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可以算是加密貨幣世界裡,最重要的特性之一。
一般的傳統金融,如果要將錢匯到國外,民眾需要透過銀行和第三方機構等流程,並且扣除匯差和手續費等問題,才能夠順利將錢轉到國外,
不過在加密貨幣的交易過程中,不需要經由銀行或電子支付等第三方平台來完成交易。因為加密貨幣不受任何國家所控制和監管,所以只要有網路,不管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交易。
不可竄改
這一點來自於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特性,因為加密貨幣並沒有所謂的中心化機構可以監管。
因此在加密貨幣的世界中,所有的交易都是沒有辦法被竄改。
也就是說今天如果你在交易過程中如果發生了什麼失誤,都是救不回來的。
加密貨幣的風險

波動大
如果有在研究台灣股票的人,應該會知道台股每天的漲跌幅最多是10%。
然而,在加密貨幣市場裡,漲跌幅可是完全沒有限制的!
幣價每天震盪10%左右都算正常,甚至有可能你今天所買的幣,到了明天直接歸零。
也因為價格波動如此之大,因此在幣圈的投資人也流傳了一句話,叫做「幣圈一天,人間十年」。
所以任何想要投入加密貨幣市場的人,都要做好資金控管,以免造成不可逆的財務損失。
駭客攻擊
雖然加密貨幣從2009年開始至今也有一段時間,不過相較於其他的金融市場來說還是非常的年輕,而且真正被大家開始重視也大約是在2018年過後才開始。
同時也因為加密貨幣去中心化與匿名性的特性,尚未有完善的規範能夠保護加密貨幣市場,所以很容易成為駭客攻擊的主要目標。
所以在進行任何加密貨幣的交易時,也要注意自己的網路安全,以免遭到駭客攻擊。
交易所倒閉
承如上一點所提到,加密貨幣市場算是近幾年才突然竄起。想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是交易所大量的出現。
在進行加密貨幣交易時,我們會需要將錢轉入交易所,進行買賣,其實就跟股票市場一樣。
所以在進行交易之前,交易所的選擇很重要。
如果將錢放入一個來路不明的交易所,很可能會面臨到交易所倒閉,或者是詐騙的交易所,導致你把錢轉進去,卻完全無法領出來的慘況。
傑克會建議,一般想要選擇交易商,可以找比較知名的交易所。
如果想要了解交易所,可以到CoinMarketCap網站上面看一下,只要選擇排名越前面的交易所,就可以降低不必要的風險。
延伸閱讀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加密貨幣的文章,請參考這裡!
結語
加密貨幣市場瞬息萬變,在踏入幣圈之前真的要好好做功課,了解一下整個市場的運作模式。
不要因為媒體的過度吹捧,覺得在幣圈好像很容易就可以一夕致富,盲目的把錢投入,進而造成嚴重的財物損失。
投資永遠不嫌晚,可以等做足準備,累積相關的知識後再進入,才能夠真正在加密貨幣市場存活下去。
希望傑克的說明能夠讓你對加密貨幣有個初步的概念,了解加密貨幣是什麼,如果對於文章有任何疑問,也歡迎與我聯繫~